山东大学EMBA本校特色介绍
百年山大,正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提升,从教学型大学转向研究型大学,从学科全面综合发展转向对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重点发展与优先发展,从按国内标准办学转向按国际标准办学,只争朝夕地实现着由大到强的跨越。
站在历史节点上审视与思考
再有两年多,山大将迎来110华诞。她的前身是京外第一所官办学堂,也是第一所按大学章程办学的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章程主旨,承载着百年山大的历史使命。山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中国第一,文史见长。1958年迁校后,文史见长传统发扬光大,再次在山大历史上留下精彩之笔。站在新起点上的山大人,怎样再创辉煌?当年山大集中了中国最好的大师级人物,破除门户之见、以海纳百川的勇气延揽人才,现在是不是也要瞄准这样的目标?
明年是新山大三校合并10周年,相关活动的主线是把学科发展与文化一体化作为纪念和反思的重点— — 5.7万人的办学规模,全国之最;有7个校区的大学,国内仅有;还有50大类114个专业堪称齐全的学科门类。 怎样在如此庞大规模基础上提升质量?怎样才能在学科建设上实现突破?山大人在思考。
山大迁回济南已历半个世纪。前看50年,后看50年,百年老校站在了历史节点上。山大的决策者清醒地意识到,未来5年是学校建设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三期的启动实施、山东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均对山大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站在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思考,提高质量迫在眉睫,形成特色刻不容缓,改革体制大势所趋,国际水准则是时代要求。概而言之,就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
依托传统资源形成“山大学派”
审视山大校徽,山、海图案浓缩其上。 山大特色是什么?校长徐显明回答得干脆:“山一般的仁德,海一般的容量。在国内将山与海的特点融于一身的只有山东大学。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受齐鲁之风的熏染,山大德性建设具有最丰富的资源,在校德、师德、 生德上,山大不亚于任何一所大学。表现在教授身上,是甘于清贫,坚守信念,埋头向学。百年来,从山大走出的30万学子以作风上朴实,做人上老实,做事上踏实,对事业上的忠实为特色而成各领域的翘楚。”
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研究最有代表性的大学,非山大莫属。他们发挥山大地处孔孟之乡和“文史见长”的优势,抓住当今世界性的古典学术复兴的重大机遇,组建山东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作为山东大学的学术特区,给予重点支持,以集中全校古典学术研究的力量,汇聚天下研究儒学的英才,办成世界知名的主导儒学和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的学术重镇。
在人文社科领域,以学术名家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创新团队正在组建;在巩固易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4 个国家基地的同时,重点构建一批能够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需要和人类重大需求、能够承担大项目的科研基地;同时鼓励基础、传统的学科、专业的学者基于兴趣的学术探索,实施“养士计划”,设立山东大学名作奖励基金,以能产生传世之作、扛鼎之作作为基本判断。
山大在悄然变化。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强化着自己的特色。西校区改名趵突泉校区、南校区改名千佛山校区;中心校区道路重新命名,以“德”字命名南北道路,倡导师生重视德行修养,以中国古代“圣人先贤”命名东西道路,蕴涵与“圣人”为邻、伴“先贤”研习,见贤思齐之意。
打造优势学科,积蓄跨越能量
学科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特色。具有终极优势的学科,是一所大学的标识。一谈数论,潘承洞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前沿;一谈密码学,李大兴、王小云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一谈金融数学,彭实戈站在世界最前沿。正是有了这样强势的学科,山大才成其为“大”。
山大三校合并最大优势是学科门类齐全,而优势要发挥出来,必须实现大融合,学科交叉则是融合的直接表现。目前,在山大,高起点、国际化的学科集成态势正在显现。数学学院和经济学院两个优势学科高位嫁接出金融数学专业,在全国形成自己的特色;生物、医学、工程三学科直接融合,形成新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同样闻名全国。
培植优势学科离不开山东。在事关山东建设的重大项目上,山大人从不缺席、不失语、当仁不让。他们正在筹建“山东发展研究院”,以期使其成为山东公共决策的咨询中心和思想库。还要成立山大高等研究院、山大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大工程技术研究院,让研究院成为以世界水平为指向的跨学科的组合,成为整个工科、技术类学科成果转化的基地,直接为国家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推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是优势学科的主要标志。山大提出要在5年内出现三大变化:第一是对科研的评价由过去的以量为主转向以质为主,改变现行千人一面的考核标准,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为中才定规矩”、“为天才留空间”。第二是实行“大师+团队”模式,从单兵作战转为集团作战。第三是学术研究从以学者的个人兴趣为主转向服从国家需要。
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大动作正在有序推进。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在校部机关实行“大部制”;在各学院之上实行“学部制”,学部由学术权威、知名教授组成,由学部指导学术发展,将学术的发展交由教授决定、判断,把学术的公共权力还给学者。
“一把椅子理论”与有尊严的大学
在第25 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山东大学为著名机械加工专家艾兴教授举行了从教六十周年座谈会;邀请国内著名摄影师为学校的院士、二级岗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泰山学者每人拍摄了一组个人肖像。梅良模教授认为,从小处尊重学者,说到底是维护学术尊严。听到学校准备试行“终身教授制”和“学术休假制度”,为杰出学者配置科研助手,逐步推行冠名的“教授工作室”制度,设立教授餐厅等举措,刘执玉教授认为,这是对有学术追求的人的最大尊重,这些措施必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使重点学科早日突破。
山大把“人才强校”作为第一战略,“十百千人才计划”正在实施。院士数不少于 10 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和杰出人文社科学科带头人等杰出人才数量不少于 100人;选拔和引进各学科学术骨干1000人。
记者了解到,山大校机关正在讨论“一把椅子理论”:教授到校部机关,推开办公室的门,假如这间办公室只有一把椅子,应该谁来坐?一名校机关管理人员说:把椅子让给教授坐,就是让教授有尊严。教授就是大学,有什么样的教授,就有什么样的大学。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说,山大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抓住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个核心,坚持“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发展目标不动摇。我们坚信,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山东大学一定能不断彰显学校的德性、思想性、创新性和特色性,成为中国代表性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地域支撑型大学。
发布者:admin6
来源:EMBA网本页网址:http://emba.china-b.com/sddx/zsjz/1207.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