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 > EMBA网站

EMBA给企业高管带来了什么?育龙网整理

EMBA网    emba.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4日    来源:

             EMBA给企业高管带来了什么?(育龙网整理)

    身为万通集团的总裁,陆军伍很难有这样悠闲的时光:徜徉在5月的欧洲的街头,在尼斯明媚的阳光下,在阿姆斯特丹连绵的春雨中,对准一个个不知名的街头雕塑,按下相机的快门:喀嚓。   
              
  和陆军伍一样“忙里偷闲”的还有他的40位同学,他们中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长金国平、惠众旅游集团的总经理王宏、上海联通企业发展公司的总经理钱炜、青岛市电信公司主任王爽、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青、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姜纯洁等等。要将这些头衔带“总”字的人物聚在一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忙人平时一分钟都要掰成几段用,这次舍得挤出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到欧洲,是为了一件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人生大事”:完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欧洲学习模块,并参加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专门为他们举办的EMBA毕业典礼。  
               
  就这么“飞来飞去”                 
  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有个盈标花园,不太知名,相信很多浦东本地人都不太知道,这里的客房设施与星级无缘,但是每个月总有四天,这里的房间总是被抢订一空,走廊里回响着的是“走啦,走啦,上课去了”的声音,让人恍若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大学宿舍,探头出去看,却都是些三四十岁的大老爷们。这里就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学员们的“据点”,住在这里,图的是离学校近:三四百米路程,七八分钟时间。其实,只要再走出1000多米,到新金桥,就有四星级的华美达酒店,无论吃住条件都要好得多。但是这些平时住惯了五星级的老总们却宁可屈尊住在盈标,为的就是省下那十来分钟的步行时间。因为,中欧EMBA课后的小组案例讨论常常在校园里延续到深夜,回到自己的客房还要完成大堆的作业。   
                          
  国际化的含义                 
  欧洲同行给了记者一个近距离了解这些EMBA的机会。4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在欧洲议会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举行毕业典礼,是史无前例的,即便欧洲本地的学校也没有过这种殊荣。欧洲议会的副议长Joan Colom热情地欢迎这些来自中国的企业精英们,他说,“你们是我今天最尊贵的客人。”专程赶来参加中欧毕业典礼的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关呈远说:“你们代表了既懂国际惯例,又了解中国实际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栋梁和希望。”   
              
  过去的五十年来,世界商学院的行业结构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占据制高点的始终是美国的顶尖商学院,现在,这种行业格局第一次有可能出现质的变化,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凭借着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和越来越好的商务环境,很有可能出现将来可以挑战美国商学院垄断地位的新兴商学院。欧盟与中国合作,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中欧在欧洲议会举行的毕业典礼,由欧盟副议长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向中欧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既是中国和欧盟八年来合作成功的庆典,也预示着中国和欧盟在合作办学道路上向更高巅峰冲击的开始。                 
  授学位,硕士帽下面的一张张笑脸,写的是兴奋。同样兴奋的还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欧洲合作方——欧洲管理发展基金(EFMD),作为整个欧洲管理学界的行业代表,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欧洲管理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平台,EFMD代表欧盟为中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和学术支持,1994年至1999年是1500万欧元,1999年以后又是1500万。通过EFMD,欧盟为中欧选派了大量欧洲最优秀的教授。现任教务长Pastor教授(MIT经济学博士,西班牙财政部原副部长) 就是EFMD从大量的对中国问题研究感兴趣,对中国的发展有热切的期望, 既有扎实学术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欧洲学者中选出来的。浓厚的国际背景使使得中欧在一开始就在国内的MBA教育中显得很“另类”,它的卖点就是“保留了国外MBA的原汁原味,”而欧洲议会为中欧学员举行毕业典礼,更深层次的含义也正在于表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的,也是欧洲的。中欧在欧洲也有自己的根。”    
             
  而毕业典礼在中欧EMBA主任梁能教授的眼里,则更意味着“中欧的办学模式得到了认可。”这不仅意味着中欧从1994年成立以来的成绩得到了欧洲合作方的认可,更意味着中欧向世界顶尖商学院进军的道路已经开通。目前,国内MBA的办学模式主要有四类:一类是国家批准的63所体制内院校, 中方师资,中方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的文凭;第二类是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师资,外方学位,发放海外文凭。第三类就是独立办学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师资,国际认可的中方学位,除了颁发学院自己的独立文凭,中欧不久前还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正式认可,这也是国家首次正式认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颁发的硕士学位。第四类则是民办MBA,水平参差不齐。                 
  这其中,中欧是目前唯一的一所独立商学院,作为中国政府和欧盟合作的战略项目,上海市政府在浦东黄金地段拨出60亩地,欧盟的EFMD从欧洲最好的商学院IESE派来了教务长。由于是独立商学院,发的是自己的学位, 学校的基础在中国,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中国,立足于为中国企业的需要服务。中欧95%以上的教授都是来自于欧洲和北美,这些教授很多都有过为国际500强企业咨询管理的经验。从一开始,中欧就一脚踏入了国际人才竞争,要知道,真正优秀的管理学教授,全世界都缺,他们的市场价高得惊人,除了往返头等舱机票、住五星级酒店,这些教授一天的薪水都是以上千美元来计算的。     
            
  最近一连串的成绩更凿实了中欧模式的生命力:2001年10月,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中欧的EMBA位列世界第29名,亚洲第二名;2002年1月,中欧的MBA课程在英国《金融时报》的评选中名列全球第92名,亚洲第三名,是国内的商学院首次进入世界百强。                 
  加油站、望远镜和商务俱乐部                 
  EMBA,在职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是专门为企业高管人员设立的课程,开办这样的课程,1995年就开始的中欧是国内第一个。                 
  中欧的EMBA课程学制两年,不脱产,每月授课一次,利用一个周末四个全天学习(星期五到星期一)。该课程一共设有22门课。学员中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CEO,中外合资企业的总经理,也有来自政府计划、经济部门的高层领导。2001年入学的学费为人民币19.6万元。                 
  很简要的介绍,却说明不了这些老总级的人物最初做选择时的动机,数字显示,中欧半数以上的EMBA学员是公司总裁和CEO,平均工作经验是12年半。2000级EMBA的平均年龄是38岁左右。为什么?身为老总,没有职位再提升的迫切需要,收入已经很高,上学不是想要“投资回报”,那么,为什么还要搭上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来读书?                 
  “我30岁以前就有了1000万,那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在卢森堡的小街旁,晒着暖洋洋的阳光,中欧2000级EMBA王宏这样开始他的故事。                 
  “读书促成了我的第二次创业。”此前曾是大学教师,1988年下海在海南岛做进出口的王宏,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以前做企业都是瞎弄,不读书不知道天外有天。以”瞎弄“轻描淡写的是他不到30岁就控制着上亿资产的经历,那时候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在5年任大西南通道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时间里,他搞过房地产开发、海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但是”不赚钱“,近3个亿的资产,不赚钱,为什么?这促成了他2000年3月到中欧来读EMBA.                 
  “人没钱不会犯大错误,钱越多越容易犯大错误。”王宏的感慨发自内心,这也正是摩托罗拉高级项目经理姜纯洁的感想,“以前做决策,随意性很强,尽管很多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毕竟没有系统。而经过系统的学习,再做决策就有了理论的依据,心里有底。”                 
  “心里有了底”的王宏再干起来已经明显不是他所说的“瞎弄”了。几乎和上学的时间同步,他用自己的资金买下了原来自己任总经理的股份公司的下属企业——一家旅行社。搞旅游,竞争太厉害,没什么钱可赚,不少“明眼人”都这么劝过他。可他却有一套完全不同于别人的发展思路。他的旅行社不是简单的组个团就拉人的概念,而是“旅游的生产批发商”,“只培养和经营几个固定的产品”,目前是桂林、海南、北海、越南、张家界和云南,从培训导游到景点、车、餐饮、酒店、机票,将所有涉及到的旅游资源全面整合,打包“卖给”其他的旅行社,由于他的做法规模更大,使采购成本相应降低,价格十分优惠,质量也更有保证。两年多的时间,他的读书生涯结束了,他的惠众旅行社也已经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成了在全国18个城市都有分支机构的集团,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去年的营业额近3个亿。他还将课堂上的理论现学现用,“供应链越长,对供应链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就越强。”为此,他投入了几百万为企业建起了电子商务系统,这样的大手笔在旅游行业还不多见。      
           
  希望通过读书来拓宽眼界是很多EMBA的共识。被大家称为“炳哥”的何炳煊是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配件公司的副总经理。尽管在管理还不尽规范的国内企业,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不一定能完全应用到自己的企业,但“前瞻性、国际化”是何炳煊选择在中欧读书的最大理由。要通过学习与“国际接轨,与国际通行的运行方式接轨”,为自己的企业“打出提前量”。“家电行业的竞争很厉害,也处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最前沿,我们要提前进入到这种环境中去。”老何慢悠悠的广东普通话透着一种紧迫感。  
               
  而在读书之外,最难能可贵还在于校友网络的巨大价值。不少EMBA表示,我们和同学的交流往往比书本上收获更宝贵。中欧目前每年招收七个班420多名EMBA学员的巨大规模和启动时间最早的“先动者优势”,使得中欧的MBA校友网在国内企业界是最大最广的。学员们来自国企、外企、政府部门等不同领域,从事证券、营销、生产制造等不同行业,在自己的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读书,进入这个网络,第一学习,第二交朋友,正是MBA教育的独特价值所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读EMBA不仅是企业老总的“加油站”、“望远镜”,更是一个难得的“商务俱乐部”。

发布者:ws2012

来源:EMBA网本页网址:http://emba.china-b.com/rddy/20100514/31965_1.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育龙EMBA网 2003-2020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
沪ICP备13002341号